伯夷诗

昔纣为不道,毒心无生灵。 四海如在鼎,谁能救将烹。 周武从天人,戎衣举仁兵。 伯夷独何为,乃谏不听行。 纣徒久厌主,一朝倒戈迎。 天下既宗周,大册书武成。 夷义愈为耻,宁死弗苟生。 周粟恶不食,双目且饿瞑。 纣无王者实,徒有王者名。 虽曰臣伐君,纣德匹夫轻。 吁夷岂不知,意在销奸萌。

译文:

从前商纣王暴虐无道,内心歹毒,根本不把百姓的性命当回事。整个天下就像处在大鼎之中,人们都面临着被烹煮的绝境,可谁又能拯救这即将被烹煮的局面呢? 周武王顺应天命和人心,穿上战袍,发动了仁义之师。可伯夷却独自做出了奇怪的举动,他去劝谏周武王,然而周武王没有听从他的意见,依旧起兵伐纣。 纣王的那些部下早就对这个君主厌烦透顶了,所以在周武王的军队到来时,他们立刻掉转武器,迎接周武王。天下人都开始尊奉周朝,朝廷还举行盛大典礼,宣告周武王成就了大业。 可伯夷却越发觉得这是一种耻辱,他宁可选择死亡,也不愿意苟且偷生。他坚决不吃周朝的粮食,最后双眼一闭,饿死了。 实际上,纣王并没有作为王者应有的德行和作为,仅仅空有一个王者的名号罢了。虽说周武王是以臣子的身份讨伐君主,但纣王的德行连普通百姓都不如。 唉,伯夷难道不明白这些道理吗?他这么做,其实是意在消除那些可能出现的奸恶的萌芽啊。
关于作者
宋代强至

暂无作者简介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