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扬大水

淮扬水暴不可言,绕城四面长波皴。 如一大瓢寄沧海,十万生聚瓢中存。 水之初作自何尔,旧堤有病亡其唇。 划然大浪劈地出,正如百万狂牛犇。 顷之漂泊成大泽,壮士挟山不可堙。 居民窜避争入郭,郭内众人还塞门。 老翁走哭觅幼子,哀赴卒为蛟龙吞。 岂独异物乃为害,恶人行劫不待昏。 此时虾蟆亦得志,撩须睥睨河伯尊。 附城庐舍尽水府,惟见屋脊波间横。 间或大雨又暴作,直疑瓶盎相奔倾。 沟渠涨满无处泄,往往床下飞泉鸣。 只恐此城澒洞彻,城中坐见鱼颊生。 豪子室中具大筏,此筏岂便长全身。 朝夕筑塞渐排去,两月未见车间尘。 且喜余生尚存世,资储谁复伤漂沦。 京师乃处天下腹,亦闻大水来扣阍。 至于河朔南两蜀,长江大河俱腾掀。 岂惟淮阳一弹地,洪涛乃撼半乾坤。 臣闻九畴天公书,三十六字先五行。 兹谓水德不润下,盖与土气交相争。 愿召近臣讲大义,使之搜凿灾害根。 下书遣使巡郡国,旷然一发天子恩。 家贫溺死无以葬,赐以棺𫐕收冤魂。 蠲除租赋勿收责,宽其衣食哺子孙。 开发仓库收寒饿,庶几疮痏无瘢痕。 不尔便恐委沟壑,强者趣聚蚕虱群。 伏藏山林弄凶器,今可先事塞其源。 朝廷固当有处置,贱臣何者敢僭论。 元元仰首望德泽,惟愿陛下无因循。

译文:

淮扬地区遭遇了极其严重的水灾,这水患的情形简直无法用言语来描述。环绕着城墙的四周,那汹涌的波浪层层堆叠,就像皱起的波纹。整个淮扬城仿佛是一只被放置在沧海中的大瓢,城中十万百姓就像寄存在这大瓢里一般,处境岌岌可危。 这洪水一开始是怎么形成的呢?原来是旧的堤坝有了破损,就像人没了嘴唇一样,失去了防护。突然之间,巨浪仿佛从地下劈裂而出,如同百万头疯狂的公牛在奔腾咆哮。很快,周围就变成了一片汪洋大泽,就算是大力士想要挟山来填平它,也是不可能做到的。 城中的居民们惊慌失措地逃窜躲避,都争着往城郭里跑。可城郭里的人太多了,把城门都堵塞住了。一位老翁哭着四处寻找自己的小儿子,他那悲痛的身影最终还是被蛟龙吞没了。 这水灾带来的危害可不仅仅是这些怪物,一些恶人趁着混乱开始抢劫,甚至都等不到天黑。这时候,连虾蟆都得意起来了,它们抖动着胡须,斜着眼睛,好像根本不把河神放在眼里。 靠近城墙的房屋都被水淹没,成了水神的府邸,只看见屋脊在波浪中横七竖八地露着。有时候,大雨又突然倾盆而下,感觉就像是瓶子和罐子相互倾倒,水势汹涌。沟渠里涨满了水,根本无处排泄,常常能听到床下有泉水飞泻的声音。 真担心这座城会被洪水彻底穿透,到时候城中的人脸上都会生出鱼的鳞片了。那些豪富人家在屋子里准备了大木筏,但这木筏又怎么能保证他们长久地安全呢? 人们日夜不停地筑坝堵塞洪水,慢慢地把水排出去,两个月过去了,路上都还看不到车轮扬起的灰尘。 还好自己这条命还在世上留存,只是财产物资被洪水冲毁,又有谁还顾得上伤心呢。听说京城处在天下的中心位置,也遭遇了大水,洪水都快冲到皇宫的大门了。至于河朔、南方和两蜀地区,长江、大河都掀起了汹涌的波涛。哪里只是淮扬这小小的一片地方受灾啊,这洪涛简直撼动了大半个天地。 我听说“九畴”是天公书写的,其中开头的三十六个字就先讲了五行。现在这种情况说明水的德行没有润泽下方,大概是和土气在相互争斗。 希望陛下能召集亲近的大臣来讲解其中的大义,让他们探寻这灾害产生的根源。陛下可以下达诏书,派遣使者去巡视各个郡国,广泛地施展出天子的恩泽。对于那些因为家贫而溺死又没钱安葬的人,赐给他们棺木来收敛冤魂。免除受灾百姓的租赋,不要再逼迫他们缴纳,让他们有足够的衣食来哺育子孙。打开仓库来收容那些受冻挨饿的人,这样或许能让百姓所受的创伤不再留下疤痕。 如果不这样做,恐怕百姓们就会被抛弃在沟壑之中,那些强壮的人会聚集在一起,像蚕虱一样结成团伙。他们潜伏在山林里,拿起凶器作乱,现在就应该事先采取措施来堵塞这个源头。 朝廷自然会有妥善的处置办法,我这样一个卑微的臣子怎么敢越权议论呢。百姓们都仰着头盼望着陛下的恩泽,只希望陛下不要因循守旧,赶紧有所行动啊。
关于作者
宋代郑獬

暂无作者简介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