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美人

虞美人,态浓意远淑且真。 同辇随君侍君侧,六宫粉黛无颜色。 楚歌四面起,形势反苍黄。 夜闻马嘶晓无迹,蛾眉萧飒如秋霜。 汉家离宫三十六,缓歌慢舞凝丝竹。 人间举眼尽堪悲,独在阴崖结茅屋。 美人为黄土,草木皆含愁。 红房紫莟处处有,听曲低昂如有求。 青天漫漫覆长路,今人犁田昔人墓。 虞兮虞兮奈若何,不见玉颜空死处。

译文:

虞美人啊,她姿态浓艳、情意深远,既贤淑又纯真。曾与君王同乘一辆车,时刻陪伴在君王身旁。在她的映衬下,后宫那些众多的美女都失去了光彩。 四面传来楚地的歌声,局势瞬间变得危急而混乱。夜里还能听到骏马的嘶鸣声,可到了清晨却不见它们的踪迹。美人的容颜也变得憔悴,就像秋霜后的草木一般萧索。 汉朝的离宫有三十六座之多,里面乐声悠扬,舞女们随着舒缓的乐曲轻盈起舞,丝竹之音婉转悠扬。可在这人世间,放眼望去,处处都是令人悲伤的景象。而有人独自在背阴的山崖边搭建茅屋,隐居起来。 美人最终化为了黄土,连草木似乎都带着哀愁。红色的花朵、紫色的花蕾到处都有,它们随着乐曲的高低起伏,好像在倾诉着某种诉求。 那辽阔的青天,漫漫地覆盖着漫长的道路,如今人们在曾经古人的墓地上耕种。虞姬啊虞姬,又能把你怎么办呢?如今再也见不到你美丽的容颜,只能徒然地站在你死去的地方。
关于作者
宋代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