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仕邵少卿挽辞二首 其一

谢朓城中守,梁鸿墓下归。 素车驰吉路,丹旐卷寒辉。 抚几虚容在,瞻图实貌非。 无因置一酹,空此叹长违。

译文:

这首诗是一首挽辞,是王安石为致仕(退休)的邵少卿所作。以下是它的现代汉语翻译: 这位邵少卿曾像谢朓一样在城中为官,如今却如同梁鸿一般长眠于墓下。 送葬的素车正行驶在通往吉地的道路上,那红色的招魂幡在寒冷的光辉中翻卷飘动。 抚摸着几案,仿佛还能看到他往昔的面容,可瞻望画像,却又觉得那已不是真实的他。 我没有机会为他摆上一杯酒祭奠,只能在此徒然地悲叹与他永远诀别。
关于作者
宋代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