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仕虞部曲江谭君挽辞

同时献赋久无人,握手悲欢迹已陈。 它日白衣霄汉志,暮年朱绂水云身。 虚容剑几今长夜,小隠山林祇旧春。 岂惜埋辞追往事,齿衰才尽独伤神。

译文:

当年和谭君一同献赋的人如今早已没剩下几个了,回想起曾经与他握手,有悲也有欢,那些过往的事迹都已成为了陈旧的回忆。 谭君昔日身为平民百姓时,就有着高远的志向,想要在朝廷中一展抱负;到了暮年,他身着官服,却已过上了如闲云野鹤般自在的退隐生活。 如今他的灵座空设,从此长眠于地下,他曾经隐居山林的时光仿佛还停留在过去的春天里。 我并非吝惜为他撰写挽辞来追忆过往之事,只是我自己年纪大了,才思也已枯竭,只能独自黯然神伤。
关于作者
宋代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