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献晏公挽辞三首 其一

文章晋康乐,经术汉公孙。 旧秩疑丞贵,前功保傅尊。 传呼犹在耳,会哭已填门。 萧瑟城南路,鸣笳上九原。

译文:

您提供的这首诗并非古诗词翻译成现代汉语那么简单直白,它是一篇挽辞,是用来悼念晏殊的,下面我把它用比较通俗易懂的话大致表述出来: 晏公您的文章水平可比得上晋代的谢康乐(谢灵运),在经学学术方面能和汉代的公孙弘相媲美。您曾经官居要职,那丞相副职的地位是何等显贵,往昔立下的功勋让您获得了保傅这样尊崇的头衔。 仿佛还能听到您出行时侍从传呼开道的声音在耳边回响,可转眼间前来哭悼您的人已经挤满了家门。在那萧瑟的城南道路上,悲凉的胡笳声响起,您的灵柩正缓缓前往那九原墓地。
关于作者
宋代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