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去临川

东浮溪水渡长林,上坂回头一拊心。 已觉省烦非仲叔,安能养志似曾参。 忧伤遇事纷纷出,疾病乘虚亹亹侵。 未有半分求自赎,恐填沟壑更沾襟。

译文:

我最初离开临川,坐着船在溪水之上向东漂流,穿过那长长的树林。登上山坡之后,我回头眺望,不禁用手抚着胸口,心中满是惆怅。 我已经明白自己不能像东汉的陈仲叔那样省去世间的烦扰,又怎么能够像曾参那样以奉养父母来涵养自己的志向呢? 生活中遇到各种事情,忧伤的情绪纷纷涌上心头;身体的疾病也趁着我身心虚弱,不断地侵扰着我。 我至今没有半分功劳可以来弥补自己的不足,真担心自己有一天会病死在荒沟里,想到这里,泪水又沾湿了衣襟。
关于作者
宋代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