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崔左藏之广东

怪石巉巉上泬寥,昔人于此奏箫韶。 水清但有嘉鱼出,风暖何曾毒草摇。 今日淹留君按节,当时嬉戏我垂髫。 因寻旧政询遗老,为作新诗变俚谣。

译文:

在那高远空旷的天空之下,奇形怪状的岩石高高耸立,陡峭险峻。往昔,曾有人在这里演奏过《箫韶》这样美妙的乐章。 这里的江水清澈见底,只有肥美的鱼儿不时跃出水面;暖风轻拂,从来没见有毒草在风中摇曳。 如今,你在这里停留,手持符节,履行公务;而当年,我还是个垂着头发玩耍的孩童。 你此次去广东,要寻访过去的政令措施,询问当地的老人,并且创作新的诗歌,来改变那些粗俗的民谣,让当地的文化风气有所提升。
关于作者
宋代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