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中茅山

翛然杖屦出尘嚣,鸡犬无声到泬寥。 欲见五芝茎叶老,尚攀三鹤羽翰遥。 容溪路转迷横彴,仙几风来得堕樵。 兴罢日斜归亦懒,更磨碑藓认前朝。

译文:

我悠然自得地拄着拐杖、穿着草鞋,走出了尘世的喧嚣。一路上安静得连鸡犬的声音都听不见,就这样来到了这空旷高远的地方。 我满心期待着能见到传说中五芝仙草那历经岁月、茎叶成熟的模样,可四处寻觅,却依然只能远远地想象它们的存在;还盼望着能与传说中的三只仙鹤近距离接触,无奈它们高高飞翔,我只能望着它们遥远的羽毛和翅膀。 沿着容溪前行,道路曲折蜿蜒,我迷失了方向,连横跨溪水的小木桥都找不到了。忽然,一阵仙风拂来,吹落了山上打柴人掉落的柴枝。 等到游玩的兴致渐渐消散,太阳已经西斜,我甚至都懒得回去了。索性又去摩挲石碑上的苔藓,辨认着前朝留下的字迹,想要探寻那久远的故事。
关于作者
宋代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