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答丁端州

莫嗟荒僻又离群,且喜风谣岭北闻。 铜柱虽然蛮徼接,竹符还是汉家分。 春书来逐衡阳雁,秋骑归看陇首云。 相见会知南望苦,病骸今似沈休文。

译文:

不要悲叹身处荒僻之地又与友人分离,值得欣喜的是岭北已经听闻了这里的风俗民谣。 虽然铜柱标志着与南方少数民族地区接壤,但这里的官员符节依旧由朝廷颁授。 春天时你的书信就像那追随衡阳大雁的使者一样来到我身边,秋天你或许就能骑着马北归,去欣赏陇首的白云。 等我们相见时,你就会知道我长久南望的悲苦之情,如今我这病弱的身躯就像南朝的沈休文一样孱弱不堪。
关于作者
宋代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