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子履远寄之作

飘然逐客出都门,士论应悲玉石焚。 高位纷纷谁得志,穷途往往始能文。 柴桑今日思元亮,天禄何时召子云。 直使声名传后世,穷通何必较功勋。

译文:

诗人我像一片轻盈飘飞的落叶般,被放逐出都城的大门。人们的议论声中,想必都在为贤才与庸才一同遭受厄运而悲叹,就如同美玉和石头一起被焚烧那样令人痛心。 朝堂之上那些占据着高位的官员们,一个个权势显赫、纷纷扰扰,可又有谁真正实现了自己的抱负呢?反而是那些在人生道路上遭遇重重困境、身处穷途末路的人,往往能够写出流传千古的文章。 如今我就像隐居柴桑的人们思念着陶渊明一样,在这困境中怀念着贤士。不知道什么时候朝廷才能像当年征召扬雄去天禄阁校书那样,重新启用贤才。 其实啊,一个人只要能让自己的声名流传到后世,又何必去计较一生是穷困潦倒还是仕途通达,以及有没有建立卓著的功勋呢。
关于作者
宋代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