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怀古四首 其二

天兵南下此桥江,敌国当时指顾降。 山水雄豪空复在,君王神武自难双。 留连落日频回首,想像余墟独倚窗。 却怪夏阳才一苇,汉家何事费罂缸。 地势东回万里江,云间天阙古来双。 兵缠四海英雄得,圣出中原次第降。 山水寂寥埋王气,风烟萧飒满僧窗。 废陵坏冢空冠剑,谁复沾缨酹一缸。 忆昨天兵下蜀江,将军谈笑士争降。 黄旗已尽年三百,紫气空收剑一双。 破堞自生新草木,废宫谁识旧轩窗。 不须搔首寻遗事,且倒花前白玉缸。

译文:

### 第一首 当年朝廷的军队南下渡过长江,面对敌军,转眼间就使敌国投降。 这金陵的山水依旧雄浑壮丽,可那英明威武的君王却举世无双、难以再寻。 我在落日下徘徊,频频回首眺望,独自倚靠在窗边,想象着这片废墟往昔的模样。 我感到奇怪,夏阳渡口明明只需一苇就能渡过,汉朝当年为何还要耗费精力用罂缸渡河呢。 ### 第二首 这长江向东奔流万里,云间的两座天阙山自古就对峙而立。 当战火蔓延四海,英雄豪杰顺势崛起,圣主出自中原,各地势力便依次归降。 如今山水寂静,往昔的帝王之气早已消散,风烟萧瑟,弥漫在僧人的窗前。 那些废弃的陵墓和毁坏的坟墓中,只有空荡的冠剑,还有谁会洒酒祭奠而悲泣呢? ### 第三首 回忆当年朝廷的军队直下蜀江,将军谈笑间,士兵们就纷纷归降。 东吴的黄旗飘扬了三百年,如今已消失不见,那象征祥瑞的紫气也已消散,只留下一双宝剑空有传说。 残破的城墙上自然生长出了新的草木,废弃的宫殿里,又有谁能认出旧日的轩窗呢? 不必挠头去探寻往昔的遗事了,还是在花前将白玉缸中的美酒一饮而尽吧。
关于作者
宋代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