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怀古四首 其一

霸祖孤身取二江,子孙多以百城降。 豪华尽出成功后,逸乐安知与祸双。 东府旧基留佛刹,后庭余唱落船窗。 黍离麦秀从来事,且置兴亡近酒缸。

译文:

当年那些开创霸业的君主,凭借一己之力夺取了江南的两江之地,打下了一片江山。可他们的子孙后代,却大多拿着成百座城池向敌人投降。 当帝王们成功打下江山之后,就开始追求奢华的生活。他们只贪图安逸享乐,哪里会想到灾祸会和这逸乐相伴而生呢? 曾经宰相办公的东府,如今旧址上只剩下了佛寺;陈后主所作的《玉树后庭花》这样的亡国之音,如今还偶尔从过往的船窗中传出来。 国家的兴衰更替就如同《黍离》《麦秀》所描述的那样,是自古以来就不断上演的事情。既然如此,就把这朝代的兴亡之事先放在一边,不如靠近酒缸,喝上几杯吧。
关于作者
宋代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