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奉酬李质夫

逸少池边有旧山,几年征泪染衣斑。 驽骀自饱方争路,騕褭长饥不在闲。 雪涨江南归浩荡,烟埋河朔去间关。 劳歌一听皆愁思,况我心非木石顽。

译文:

在王羲之洗砚池边有你旧日的山峦,多年来你在外奔波,思乡的泪水把衣衫都染得斑斑点点。 那些才能平庸的人就像驽骀,自己吃饱了就争着去抢功逐利的道路;而那些有真才实学的人就像騕褭这样的骏马,却长期忍饥挨饿,没有施展才华的清闲机会。 江南的积雪融化,江水猛涨,你若归乡,那浩浩荡荡的水流就如同你的归心;可北方河朔之地烟雾弥漫,你前往那里的路途必定艰难曲折。 听到你这充满辛劳的歌声,我满是愁思,更何况我的心并非像木石那样顽钝无情啊。
关于作者
宋代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