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舍弟华藏院此君亭咏竹

一迳森然四座凉,残阴余韵去何长。 人怜直节生来瘦,自许高材老更刚。 会与蒿藜同雨露,终随松柏到冰霜。 烦君惜取根株在,欲乞伶伦学凤凰。

译文:

一条小径旁,竹子排列得整齐茂密,让这周围的四座都弥漫着凉意,那残余的树荫和悠悠余韵,仿佛无尽地远去,意味悠长。 人们都怜惜竹子生来就有着笔直的竹节,身形瘦长,而竹子自己则期许着,即便年岁渐长,依旧保持着高风亮节,愈发刚强。 竹子会和那些野草蒿藜一同承受雨露的滋润,最终也会同松柏一样,直面冰霜的考验。 麻烦你好好地把竹子的根株保护留存下来,我想要请它像伶伦制作竹笛那样,让凤凰来应和那美妙的声音。
关于作者
宋代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