愁台

颓垣断壍有平沙,老木荒榛八九家。 河势东南吹地坼,天形西北倚城斜。 倾壶语罢还登眺,岸帻诗成却叹嗟。 万事因循今白发,一年容易即黄花。

译文:

破败的矮墙和废弃的壕沟旁是一片平坦的沙地,稀疏地分布着八九户人家,四周树木衰老,杂草丛生。 河水奔腾,朝着东南方向汹涌流去,仿佛要把大地冲裂;天空在西北方向倾斜着,与城墙相互映衬,好像依靠在城墙上一般。 我倒尽壶中酒,和友人畅快交谈完后,又登上高处眺望。我推起头巾,诗兴大发,写下诗篇,可写完后却不禁叹息。 万事都在日复一日的因循中消磨过去,如今我已是白发苍苍。一年的时光过得如此容易,转眼间就到了菊花盛开的时节,又一年即将过去。
关于作者
宋代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