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和吴仲庶池州齐山画图

省中何忽有崔嵬,六幅生绡坐上开。 指点便知岩石处,登临新作使君来。 雅怀重向丹青得,胜势兼随翰墨回。 更想杜郎诗在眼,一江春雪下离堆。

译文:

在官署之中,怎么忽然就好像有了那高耸的齐山呢?原来是六幅用生绡绘制的池州齐山画卷在座位前展开了。 只要用手指点一下画卷,就能清楚地知道齐山那些岩石所在的位置。想必如今又有新的州郡长官到齐山去登山游览了。 高雅的情怀重新从这画卷中得以体会,齐山那雄奇的山势也随着这笔墨回到了眼前。 我更能想象到,就如同杜牧当年游览齐山留下诗篇一样,这眼前的画卷就好像能看到一江带着春意的雪水从离堆山顺流而下。
关于作者
宋代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