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读试卷呈君实待制景仁内翰

篝灯时见语惊人,更觉挥毫捷有神。 学问比来多可喜,文章非特巧争新。 蕉中得鹿初疑梦,牖下窥龙稍眩真。 邂逅两贤时所服,坐令孤朽得相因。

译文:

我在夜里挑灯阅读试卷,不时就能见到惊人之语,越发觉得考生们挥笔疾书时文思敏捷、如有神助。 这些考生的学问近来很是令人欣喜,他们的文章并非只是凭借巧妙的手法去追求新奇。 就好像在蕉叶中藏鹿,起初会怀疑这是一场梦;又如同在窗户下窥视飞龙,一时间会因为太过真切而感到目眩神迷。 我偶然遇到了司马光(君实)和吕公著(景仁)这两位贤才,他们是当时众人所敬服的。能和他们一同评阅试卷,让我这孤独老朽也有了与贤才相互切磋交流的机会。
关于作者
宋代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