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登宝公塔复用前韵二首 其一

空见方坟涌半霄,难将生死问参寥。 应身东返知何国,瑞像西归自本朝。 遗寺有门非辇路,故池无钵但僧瓢。 独龙下视皆陈迹,追数齐梁亦未遥。

译文:

我只能看见那宝公的方坟高高耸立,仿佛直入云霄,但却难以向参透玄理的人去探寻生死的奥秘。 宝公的应化之身向东返回,不知道到了哪个国度;那祥瑞的佛像向西回归,据说自本朝就有这样的说法。 遗留下来的寺庙虽然有门,可如今已不再是帝王车驾常走的道路;过去的池塘里没有了曾经盛水的钵盂,只有僧人们用的水瓢。 独自盘踞在高处的山峰向下俯瞰,眼前所见的一切都已成为陈旧的遗迹;追溯那齐梁时代,其实距离现在也并不遥远。
关于作者
宋代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