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吴冲卿集禧斋祠

缄封祝辞密,占写御名真。 帝坐遥临物,星图俯映人。 风含烟外节,月点雾中茵。 沈藿升烟远,槐檀取燎新。 羽衣归寂寞,金锼立逡巡。 却想来时路,还疑隔一尘。

译文:

祭祀的祝辞被严密地封存起来,上面恭恭敬敬地书写着皇帝御赐的名号,字迹真切。 那象征着帝王的座位仿佛高高在上,远远地俯瞰着世间万物;悬挂的星图向下映照,似与祠中之人相互映衬。 微风轻轻吹过,带着祠外旗帜的气息;明月洒下光辉,宛如在雾气笼罩的席垫上点缀着光影。 沉香和藿香燃起的香烟缓缓升腾,飘向远方;新取来的槐木和檀木在火中燃烧,散发着清新的气息。 那些身着羽衣的道士祭祀完毕后归于寂静,精美的金属装饰在一旁仿佛也在迟疑徘徊。 此时我回想起前来时所走过的路,恍惚间还怀疑这一切已与尘世隔绝,仿佛身处另一个世界。
关于作者
宋代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