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然师

白首一山中,形骸槁木同。 苔争庵径路,云补衲穿空。 尘土随车辙,波涛信柂工。 昏昏老南北,应谢此高风。

译文:

你提供的诗名可能有误,诗名应是《白云然师》 。下面是这首诗翻译成的现代汉语: 有一位白发苍苍的僧人隐居在深山之中,他的身体就如同枯槁的树木一般,已然超脱尘世、了无生气。 青苔肆意生长,都快把通往庵堂的小路给占据了,那悠悠白云好似特意赶来,补满了他僧衣上的破洞。 世间的人们在红尘中奔波忙碌,就像那车轮碾过扬起的尘土,而人生的起伏就如同江河里的波涛,只能听凭掌舵人的操控。 我昏昏沉沉地在南北各地为生活奔忙,实在应该向这位白云然师的高尚风范致以敬意,自愧不如他的这份超脱与高洁。
关于作者
宋代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