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处难忘酒二首 其一

何处难忘酒,英雄失志秋。 庙堂生莽卓,岩谷死伊周。 赋敛中原困,干戈四海愁。 此时无一盏,难遣壮图休。

译文:

在什么情况下最让人想借酒消愁呢?就是当英雄在人生的低谷,壮志难酬的时候,尤其是在这悲凉的秋天。 朝廷之上,奸臣王莽、董卓那样的人物当道弄权,他们为非作歹,把朝堂搞得乌烟瘴气。而那些像伊尹、周公一样有贤德、有才能,能够辅佐君主、安定国家的人,却只能在山林岩谷中默默死去,无法施展他们的抱负。 国家对百姓征收繁重的赋税,使得中原地区的百姓困苦不堪,生活难以为继。各地又战乱不断,干戈四起,整个天下的百姓都在忧愁痛苦之中。 在这样的时刻,如果没有一杯酒来麻醉自己,实在难以排遣心中的悲愤,也难以让自己那未实现的宏伟壮志暂时放下啊。
关于作者
宋代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