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游草堂 其一

垣屋荒葛藟,野殿冷檀沈。 鹤有思颙意,鹰无恋遁心。 禅房闭深竹,斋钵度遥岑。 寂寞黄尘里,金身倚一寻。

译文:

这是王安石重游草堂时写下的诗,下面是这首诗的现代汉语翻译: 草堂的围墙和房屋周围,荒草丛生,野葡萄藤肆意缠绕蔓延;那古老的野殿中,檀香早已熄灭,只留下一片清冷孤寂。 栖息在这里的仙鹤,似乎有着像高僧颙师那样超凡脱俗、向往自由与清净的情思;而那天空中的鹰隼,却毫无留恋隐居生活的心意,一心追逐着尘世的功名利禄。 禅房隐藏在深深的翠竹之中,仿佛隔绝了外界的喧嚣;僧人们手持斋钵,缓缓地走过远处的山峦,去化缘修行。 在这一片寂寞又充满尘世纷扰的黄尘世界里,那尊金身佛像静静地矗立着,仿佛在默默地守护着这片清幽之地,虽然只有区区一寻之高,却有着一种震撼人心的力量。
关于作者
宋代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