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修广师法喜堂

浮屠之法与世殊,洗涤万事求空虚。 师心以此不挂物,一堂收身自有余。 堂阴置石双𫶇嵲,石脚立竹青扶疏。 一来已觉肝胆豁,况乃宴坐穷朝晡。 忆初救时勇自许,壮大看俗尤崎岖。 丰车肥马载豪杰,少得志愿多忧虞。 始知进退各有理,造次未可分贤愚。 会将筑室返耕钓,相与此处吟山湖。

译文:

佛教的教义和世俗大不相同,它主张洗涤世间万事,追求内心的空虚宁静。广师的内心秉持着这样的理念,不被外物所牵挂,一间法喜堂容纳他自己绰绰有余。 法喜堂的背阴处放置着两块高耸的巨石,石脚边挺立着枝叶繁茂、疏密有致的翠竹。我一来到这里,就感觉肝胆都豁然开朗,更何况要是能在这里从早到晚安静地打坐呢。 回忆当初,我曾满怀豪情,自许能拯救时弊,年纪渐长,却更觉得世俗艰难坎坷。那些坐着豪华车辆、骑着肥壮马匹的豪杰们,很少能实现自己的志愿,反而大多忧心忡忡。 我这才明白,进与退各有其道理,匆忙之间是不能区分贤能与愚笨的。我打算以后盖间房子,回去耕田钓鱼,和广师一起在这里对着山湖吟诗。
关于作者
宋代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