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宋代 王安石 和圣俞农具诗十五首 耒耜 和圣俞农具诗十五首 耒耜 1 次阅读 纠错 宋代 • 王安石 耒耜见于易,圣人取风雷。 不有仁智兼,利端谁与开。 神农后稷死,般尔相寻来。 山林尽百巧,揉斲无良材。 译文: 耒耜这种农具在《易经》里就有记载,古代的圣人依据风雷之象创造了它。 要是没有兼具仁爱与智慧的人,这有利于农事的开端又有谁来开创呢? 神农氏和后稷这些上古重视农业的贤君离世之后,像鲁班和王尔这样的能工巧匠相继出现。 他们在山林中极尽巧思去选材制作,可把山林翻了个遍,却很难找到适合做耒耜的优质木材。 标签: 宋诗 关于作者 宋代 •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纳兰青云 ×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