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圣俞农具诗十五首 牧笛

绿草无端倪,牛羊在平地。 芊绵杳霭间,落日一横吹。 超遥送逸响,澶漫写真意。 岂比卖饧人,吹箫贩童稚。

译文:

放眼望去,那碧绿的草地无边无际。一群群牛羊,正悠闲地在平坦的地面上吃草、漫步。 在那草木茂盛、云雾缭绕的景色当中,夕阳渐渐西下。这时,一声悠扬的牧笛声缓缓响起。 那清脆的笛声传得又远又长,带着一种超脱、悠远的意味,仿佛将那无拘无束的逸趣都送了出来。笛声自由散漫地飘散着,真实地表达出了牧人那种自然、质朴的心境。 这悠扬的牧笛之声,又怎么能和那些卖麦芽糖的人相比呢?他们吹着箫,不过是为了哄骗小孩子去买糖罢了。
关于作者
宋代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