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王乐道烘虱

秋暑汗流如炙輠,敝衣湿蒸尘垢涴。 施施众虱当此时,择肉甘于虎狼饿。 咀啮侵肤未云已,爬搔次骨终无那。 时时对客辄自扪,千百所除才几个。 皮毛得气强复活,爪甲流丹真暂破。 未能汤沐取一空,且以火攻令少挫。 踞炉炽炭已不暇,对灶张衣诚未过。 飘零乍若蛾赴灯,惊扰端如蚁旋磨。 欲殴百恶死焦灼,肯贷一凶生弃播。 已观细黠无所容,未放老奸终不堕。 然脐郿坞患溢世,焚宝鹿台身易货。 冢中燎入化秦尸,池上焮随迁莽坐。 彼皆势极就烟埃,况汝命轻侔涕唾。 逃藏坏絮尚欲索,埋没死灰谁复课。 熏心得祸尔莫悔,烂额收功吾可贺。 犹残众虮恨未除,自计宁能久安卧。

译文:

在这秋日暑热的时节,汗水流淌得就像车轮被火炙烤时冒出的汁液一样,我那破旧的衣服被汗水湿透,又沾满了灰尘污垢。 就在此时,一群虱子大摇大摆地活跃起来,它们挑选着我的皮肉下口,那贪婪的样子比饥饿的虎狼还要凶狠。这些虱子不停地叮咬我的皮肤,丝毫没有停止的意思,我使劲抓挠,都快抓到骨头了,却始终拿它们没办法。 我时常当着客人的面伸手去抓虱子,可费了好大劲除掉的也才寥寥几个。那些藏在皮毛里的虱子,稍微缓过口气就又活过来了,我用指甲掐得它们流出血来,也只是暂时把它们弄死。 我没办法立刻痛痛快快地洗个澡把这些虱子全部除掉,那就先用火攻让它们稍微受挫吧。我顾不上安稳地坐在炉火边,把衣服摊在灶台上烘烤,这实在不算过分的举动。 那些虱子在火的逼迫下,四处飘零,就像飞蛾扑火一样;它们被惊扰得团团转,就像蚂蚁在磨盘上打转。我恨不得把这些可恶的虱子都烧死,绝不会放过任何一只让它们逃脱。 我已经看到那些小而狡黠的虱子无处藏身了,但还不能放过那些老奸巨滑的家伙,绝不能让它们最终逃脱。 当年董卓在郿坞,肚脐被点燃,他的恶行给世间带来了无尽的祸患;商纣王在鹿台焚烧珍宝,最终落得个身死国灭、被人唾弃的下场。秦朝的暴君死后在坟墓里被火焚烧,王莽在渐台被大火包围而丧命。他们都是因为权势到了极点,最终化为了尘埃,更何况你们这些性命轻如唾沫的虱子呢。 哪怕你们逃到破旧的棉絮里,我也要把你们找出来;就算把你们埋进死灰里,又有谁会去管你们的死活呢。你们因为贪心而招来灾祸,可别后悔;我用火攻取得了成效,这值得庆贺。 只是还残留着许多虱子的卵,这让我心里很不痛快,我自己盘算着,怎么能长久地这样被它们骚扰,安稳地躺着呢。
关于作者
宋代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