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宋代 王安石 自讼 自讼 1 次阅读 纠错 宋代 • 王安石 孔子见南子,子路为不怡。 欲从公山氏,勃鬰见色辞。 道如天之苍,万物不能缁。 弟子尚不信,况余乏才资。 明知古人仁,语默各有时。 苟出不自慎,果为听者疑。 白圭尚有磨,驷马犹能追。 一言成不智,虽悔欲何为。 译文: 孔子去见了南子,子路为此很不高兴。孔子打算应公山弗扰之召,子路满脸愤懑,言辞激烈地表达不满。 大道就如同那苍茫的天空,世间万物都无法将它染黑。连孔子的弟子都不能完全相信老师的行为和选择,更何况我资质才能都很欠缺呢。 我明明知道古代仁人君子,该说话还是该沉默,都把握着恰当的时机。如果自己做事不谨慎,果然就会被听到的人怀疑。 白玉上的瑕疵还可以磨去,说出的话即使快如四匹马拉的车也还能追回来澄清。但要是一句话说得不明智,即使事后后悔又有什么用呢。 标签: 宋诗 关于作者 宋代 •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纳兰青云 ×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