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王乐道读进士试卷

文章始隋唐,进取归一律。 安知鸿都事,竟用程人物。 变今嗟未能,于己空自咄。 流波亦已漫,高论常见屈。 故令俶傥士,往往弃堙鬰。 皋陶叙九德,固有知人术。 圣世欲尔为,徐观异人出。

译文:

从隋唐时期开始,科举考试中的文章写作就逐渐形成了固定的模式,求取功名的人都遵循这统一的标准。谁能想到当初鸿都门学的事情,竟然成了衡量人才的依据呢? 如今想要改变这种状况,可叹息难以做到,我只能徒然地自我感慨。就像泛滥的水流已经到处蔓延,那些高妙的见解常常被压制。 所以那些豪爽洒脱、有独特才华的人,往往被埋没,郁郁不得志。皋陶能列举出九种品德,他本来就有识别人才的方法。在这圣明的时代,若能采用这样的方法,慢慢地就会有奇异杰出的人才涌现出来。
关于作者
宋代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