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枣

种桃昔所传,种枣予所欲。 在实为美果,论材又良木。 余甘入邻家,尚得馋妇逐。 况余秋盘中,快噉取餍足。 风包堕朱缯,日颗皱红玉。 贽享古已然,豳诗自宜录。 {纟丐}怀青齐间,万树荫平陆。 谁云食之昏,匿知乃成俗。 广庭觞圣寿,以此参肴蔌。 愿比赤心投,皇明傥予烛。

译文:

过去人们常传说种桃树的事,而我却想种枣树。 从果实方面来说,枣是美味的水果;从木材角度讲,枣树也是优良的木材。 掉落的枣子有剩余的甜味散入邻家,还引得嘴馋的妇女追逐争抢。 何况在秋天的盘子里,大家畅快地吃着枣子,吃得心满意足。 被风吹落的枣子,像包裹在红色丝绸里;经日晒的枣子,皱巴巴如同红色美玉。 用枣子作为礼物和祭品,在古代就是这样了,《豳风》中的诗歌自然也应该把它记录。 在青州和齐州一带,大片的枣树林荫遮蔽了平坦的陆地。 谁说吃了枣子会使人头脑昏沉呢,这种不明智的说法不过是一种流传的俗见。 在宽敞的庭院中举杯为圣上祝寿时,枣子也可以作为菜肴蔬果一同摆上。 我愿意把这枣子比作赤诚之心奉献出去,希望皇上圣明能洞察我的心意。
关于作者
宋代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