估玉

潼关西山古蓝田,有气鬰鬰高拄天。 雄虹雌霓相结缠,昼夜不散非云烟。 秦人挟斤上其巅,视气所出深镵镌。 得物盈尺方且坚,以斤试叩声泠然。 持归市上求百钱,人皆疑嗟莫爱怜。 大梁老估闻不眠,操金喜取走蹁跹。 深藏牢包三十年,光怪邻里惊相传,欲献天子无由缘。 朝廷昨日钟鼓县,呼工琢圭寘神筵。 玉材细琐不中权,贾孙抱物诏使前。 红罗复叠帕紫毡,发视绀碧光属联。 诏问与价当几千,众工让口无敢先。 嗟我岂识真与全。

译文:

在潼关西边的古老蓝田山,有一股浓郁的祥瑞之气高高地直冲天际。那景象如同雄虹和雌霓相互缠绕纠结,无论白天黑夜都不散去,这显然不是普通的云烟。 秦国的人扛着斧头登上了山顶,他们朝着那股祥瑞之气出现的地方深深地开凿挖掘。最终得到了一块一尺来长、又方又坚硬的东西,用斧头轻轻敲击,能发出清脆悦耳的声音。 这人把它拿到集市上去卖,想要卖一百文钱,可人们都满是怀疑和惊叹,没有人喜欢爱惜它。 大梁城有个经验丰富的古董商人听说了这件事,激动得睡不着觉,他高兴地拿着钱,蹦蹦跳跳地把这东西买走了。 商人把它小心地收藏起来,精心包裹了三十年。它散发出的奇异光彩引得邻里们纷纷惊讶地相互传说,商人一直想把它献给天子,却找不到合适的机会。 前些日子,朝廷举行祭祀,悬挂起钟鼓。皇帝下令召集工匠雕琢玉圭,放置在神坛之上。可找的那些玉石材料都太细小琐碎,不符合要求。这时,那个姓贾的商人抱着这宝贝来到了皇帝使者面前。 只见这宝贝被红色的绫罗层层包裹,还垫着紫色的毡子。打开一看,那蓝中透红的玉石光彩相连。皇帝下诏询问这玉该值多少钱,工匠们你看我我看你,都不敢率先开口定价。唉,我哪里能真正识别这玉的真假和好坏啊!
关于作者
宋代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