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屋山涧曲

结屋山涧曲,挂瓢秋树颠。 鸣不中律吕,时时惊我眠。 吾儿亦恶聒,勠力事弃捐。 止我为尔歌,不如恣其然。 狂风动地至,万窍各啾喧。 一瓢虽易除,岂在有无间。 皪皪山下石,泠泠手中弦。 临流写所爱,坐听以穷年。

译文:

我在山间溪水弯曲的地方盖了一座屋子,还把水瓢挂在了秋天的树枝顶端。 那水瓢发出的声响并不符合音律,时不时就会把我的睡眠惊扰。我的儿子也讨厌这嘈杂声,他努力想把那水瓢去掉。 他阻止我,让我别再听这声音,可我却觉得不如就随它这样自然地存在。 当狂风猛烈地席卷而来,山间无数的洞穴都发出各种嘈杂的声响。一个水瓢虽然容易去除,但这又哪是有和没有它这么简单的事儿呢。 山下的石头光洁明亮,我手中的琴弦发出清脆悦耳的声音。 我面对溪流,抒发着内心的喜爱之情,就这样坐着聆听,消磨这漫长的岁月。
关于作者
宋代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