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从沙碛底

春从沙碛底,转上青天际。 霭霭桑柘墟,浮云变姿媚。 游人出暄暖,鸟语辞阴翳。 心知归有日,我亦无愁思。 所嗟独季子,尚客江湖澨。 万里卜凤凰,飘飘何时至。

译文:

春天从那荒芜的沙漠底层悄然萌生,渐渐地,它一路攀升到了湛蓝的天空边际。 那一片片桑柘树林环绕的村落,被轻柔的雾气所笼罩,天空中的浮云也变换出各种妩媚的姿态。 温暖的气息中,游人们纷纷走出家门,去享受这份春日的和煦。鸟儿欢快地啼叫着,告别了那阴暗的角落。 我心里清楚,回归故乡的日子已经不远,所以此刻也没有了忧愁的思绪。 只是让人叹息的是,就像当年的苏秦一样,我这位友人还客居在那遥远的江湖岸边。 他在万里之外追寻着理想的栖息之地,如同占卜凤凰的踪迹一般,可那飘忽不定的身影啊,究竟什么时候才能归来呢。
关于作者
宋代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