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风

少年不知秋,喜闻西风生。 老大多感伤,畏此蟋蟀鸣。 况乃舍亲友,抱病独远行。 中夜卧不周,恻恻感我情。 起视天正黑,弱云乱纵横。 似有霰雪飘,不复星斗明。 时节忽如此,重令壮心惊。 谅无同忧人,樽酒安可倾。

译文:

年少的时候不懂得秋天的愁绪,总是欢喜地听闻西风刮起的消息。那风声仿佛是一首欢快的歌谣,带来别样的新奇与快意。 可随着年岁渐长,人变得容易感伤起来,单单听到蟋蟀的鸣叫,就满心畏惧。那一声声虫鸣,仿佛都在诉说着时光的流逝和生活的沧桑。 更何况我如今离开了亲朋好友,独自带着疾病踏上了远行之路。在这漫长的旅途中,内心的孤寂与身体的病痛交织在一起。 半夜时分,我躺在这简陋的地方难以入眠,心中满是悲戚,这悲戚之感愈发浓烈。 起身向外望去,整个天空漆黑一片,稀疏而淡薄的云朵杂乱地纵横交错着。隐隐约约好像有霰雪在飘落,而原本明亮的星斗也失去了光芒,不见踪影。 时节怎么一下子就变成了这样,这景象再次让我这个壮年之人的内心受到极大的震动。 想来这世上大概没有和我一样忧愁的人了,即便有美酒在旁,又能向谁倾诉,又能和谁一同把酒言欢呢?
关于作者
宋代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