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巩县

昭陵落月烟雾昏,篝火度谷行山根。 投鞭委辔涉数村,寤出巩县城东门。 向来宫阙不可见,但有洛水流浑浑。

译文:

昭陵之上,那一轮明月正缓缓落下,周围烟雾弥漫,天色昏暗得让人有些辨不清方向。我借着篝火的光亮,沿着山谷前行,一直走到了山脚。 一路上,我时而挥鞭催马,时而放松缰绳,就这样经过了好几个村庄。不知不觉间,我从沉睡中醒来,发现自己已经走出了巩县的东城门。 回头望去,曾经的宫殿楼阁早已消失在视线之外,再也看不到它们的模样。眼前唯有那洛水,依旧浩浩荡荡地流淌着,河水浑浊,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沧桑。
关于作者
宋代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