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王微之登高斋三首 其一

寒云沈屯白日埋,河汉荡坼天如簁。 衡门兼旬限泥潦,卧听窾木鸣相挨。 萧辰忽扫纤翳尽,北岭初出青嵬嵬。 微之新诗动我目,烂若火齐金盘堆。 想携诸彦眺平野,高论历诋秦以来。 觥船淋浪始快意,忽忆归云胡为哉。 念君少壮辍游衍,发挥春秋名玉杯。 书成不得断国论,但此空语传八垓。 登临兴罢因感触,更欲远引追宗雷。 君知富贵亦何有,谄誉未足偿讥排。 风豪雨横费调燮,坐使发背为黄台。 留宾往往夜参半,虽有罇俎无由开。 江南佳丽非一日,况乃故园名池台。 能招过客饮文字,山水又足供欢咍。 剩留官屋贮酒母,取醉不竭当如淮。

译文:

寒冷的乌云聚集低沉,将白日掩埋,银河仿佛被荡开撕裂,天空就像筛子一般。 柴门被连续十几天的泥沼困住,我只能卧在床上,听着枯木相互碰撞发出的声响。 萧瑟的时节里,忽然间一扫那细微的阴霾,北面的山岭初次露出了它那巍峨的青色身姿。 王微之你新写的诗让我眼前一亮,光彩夺目,就像金盘里堆积着的火齐珠一样璀璨。 我猜想你带着各位才俊眺望平野,高谈阔论,严厉地批判着自秦朝以来的诸多事情。 大家举杯畅饮,酒水淋漓,才开始感到快意,忽然间又忆起归隐之事,这是为何呢? 想到你年少时就停止了游乐闲逛,潜心钻研《春秋》,著作《春秋意林》声名远扬。 书虽然写成了,却无法决断国家的重大议论,只能让这些言论在天下流传。 登高游览的兴致结束后,因景生情而有所感触,更想远游去追随宗炳和雷次宗那样的隐士。 你要知道富贵又算得了什么呢,那些谄媚的赞誉还抵不上别人的讥讽和排挤。 在官场中风波险恶,费尽心思去调和各种关系,却落得背上生疮,处境艰难。 留客相聚常常到半夜,虽然有酒食器具,却没有机会开怀畅饮。 江南的美景并非一时才有,更何况那还是你的故乡,有著名的池台。 你能招来过往的客人一同饮酒谈诗,山水又足以让人欢乐开怀。 多留些官屋来储存酿酒的酒母,要像淮河之水一样取之不竭地畅饮沉醉。
关于作者
宋代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