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使道中寄育王山长老常坦

道人少贾海上游,海舶破散身沈浮。 抱金满箧人所寄,吹簸偶得还中州。 臝身归金不受报,秖取斗酒相献酬。 欢娱慈母终一世,脱弃妻子藏岩幽。 苍烟寥寥池水漫,白玉菡萏吹高秋。 夜燃柏子煮山药,忆此东望无时休。 塞垣春枯积雪溜,沙砾盛怒黄云愁。 五更匹马随雁起,想见鄮郭花今稠。 百年夸夺终一丘,世上满眼真悠悠。 寄声万里心绸缪,莫道异趣无相求。

译文:

这位常坦长老年少时就到海上做买卖四处游历,一次海船遭遇变故破碎,他在波涛中沉沉浮浮。当时他怀里抱着满满一箱别人托付给他的金子,在风浪的吹打颠簸下,偶然幸运地回到了中原。 他把金子完好无损地归还给人家,却不接受任何报酬,只拿了一斗酒来和人家相互酬谢。此后他陪伴着慈母度过了她的一生,然后抛开妻子儿女,独自隐居到了深山幽静之处。 那山中苍烟寥寥,池水浩渺,在高爽的秋日里,洁白如玉的荷花随风摇曳。夜晚,他燃起柏子煮着山药,我一想到这些,就总是向东眺望,没有个尽头。 我出使塞外,这里春天草木枯萎,积雪消融流淌,狂风裹挟着沙砾肆意怒号,黄云也仿佛带着愁绪。五更天的时候,我就骑着马伴着大雁起身赶路,想象着此时鄮城的鲜花一定开得正繁茂。 世间那些人一辈子争名夺利,最终也不过是葬入一抔黄土,世上满眼都是这样虚浮的景象。我万里之外寄去这声问候,心中情意绵长,不要说我们志趣不同就无法相互理解、相互寻求知音啊。
关于作者
宋代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