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宋代 王安石 河间 河间 1 次阅读 纠错 宋代 • 王安石 北行出河间,千岁想贤王。 胡麻生蓬中,诘曲终自伤。 好德尚如此,恃材宜见戕。 乃知阴自修,彼不为倾商。 区区三世家,庙册富文章。 教子以空言,得祚果不良。 译文: 我向北出行来到了河间之地,思绪一下子穿越千年,想起了这里曾有的贤王。 就如同胡麻生长在蓬草之中,它的茎干弯曲扭曲,最终只能暗自哀伤。贤王品德如此美好,却落得这般境地,由此可以推想,那些自恃有才华的人,就更可能遭遇灾祸了。 由此我明白了,人应该在暗中自我修养德行,这样才能不被他人倾轧伤害。 看看那河间的三王世家,他们在宗庙史册中留下了丰富的文章记载。然而他们只是用空洞的言辞来教育子孙,结果后代所得到的福运果然不好。 标签: 宋诗 关于作者 宋代 •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纳兰青云 ×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