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卿席上得作字

咨予乏时才,始愿乃丘壑。 强走十五年,朱颜已非昨。 低回大梁下,屡叹风沙恶。 所欣同舍郎,诱我文义博。 古声无慆淫,真味有淡泊。 追攀风月久,貌简非心略。 君恩忽推徙,所望颇乖错。 尚怜得经过,未比参辰各。 留连惜余景,从子至日落。 明灯照亲友,环坐倾杯杓。 别离宽后悲,笑语尽今乐。 论诗知不如,兴至亦同作。

译文:

我自感缺乏适应时势的才能,起初的心愿不过是隐居山林。无奈勉强奔走仕途十五年,如今容颜已不复当年模样。 我在大梁城徘徊低叹,多次感慨这风沙的恶劣。所幸有同舍的好友,用广博的文义来引导我。 古人的诗文没有过度的浮艳,真正的韵味在于淡泊宁静。我们一起追赏风花雪月已久,虽然外表看似疏简,内心却并不轻慢。 君王的恩宠忽然让我调任他处,这和我原本的期望大相径庭。还好还能和你相聚,不像参星和辰星那样此出彼没难以相见。 我留恋珍惜这余下的时光,跟着你一直到太阳西落。明亮的灯火照着亲友们,大家围坐在一起尽情地举杯畅饮。 暂且别离能减轻日后的悲伤,现在就尽情欢笑享受当下的快乐。我知道自己论诗比不上你,但兴致来了也一同作诗。
关于作者
宋代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