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图

壮哉非罴亦非䝙,目光夹镜当坐隅。 横行妥尾不畏逐,顾盼欲去仍踌躇。 卒然我见心为动,熟视稍稍摩其须。 固知画者巧为此,此物安肯来庭除。 想当槃礴欲画时,睥睨众史如庸奴。 神闲意定始一扫,功与造化论锱铢。 悲风飒飒吹黄芦,上有寒雀惊相呼。 槎牙死树鸣老乌,向之俛噣如哺雏。 山墙野壁黄昏后,冯妇遥看亦下车。

译文:

这是一幅多么壮观的老虎图啊!画中的老虎既不是棕熊,也不是似狸的猛兽䝙。它那炯炯有神的眼睛,就像两面明亮的镜子,在画面的一角熠熠生辉。 这老虎迈着矫健的步伐横行,尾巴悠闲地垂着,丝毫不怕被追逐。它左顾右盼,好像想要离开,却又有些犹豫不决。 猛然间我看到这幅画,内心不禁为之一动。我定睛仔细端详,甚至仿佛伸手去抚摸它的胡须。我当然知道这是画家巧妙创作出来的,真正的老虎怎么会来到这庭院之中呢。 我猜想画家在挥毫泼墨、准备作画的时候,一定是目空一切,把其他画师都看作平庸的奴仆。他神态悠闲、心意笃定,这才一挥而就。这幅画的精妙之处,简直能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相媲美啊。 画面中,悲凉的秋风吹得枯黄的芦苇飒飒作响,上面还有受惊吓的寒雀相互呼喊。那枝丫交错的枯树上,一只老乌鸦在啼叫,它正低头好像在给幼鸟喂食。 在黄昏之后,那挂着这幅画的山墙野壁前,就算是像冯妇那样勇猛的人远远看到,也会忍不住下车来一探究竟。
关于作者
宋代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