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王伯虎

吾闻人之初,好恶尚无朕。 帝与凿耳目,贤愚遂殊品。 尔来百千年,转化薄愈甚。 父翁相贩卖,浮诈谁能审。 睢盱猴缨冠,狼籍鼠穴寝。 沧海恐值到,谁论鱼鼈淰。 鸮声虽云恶,革去在食葚。 嗟谁职教化,独使此风稔。 恬观不知救,坐费太官廪。 予生少而戆,好古乃天禀。 念此俗衰坏,何尝敢安枕。 有时不能平,悲咤失食饮。 唯子同我病,亦或涕沾衽。 谓予可告语,密以诗来谂。 烂然辞满纸,秋水濯新锦。 穷观何拳拳,静念复凛凛。 贱贫欲救世,无宁犹拾沈。 说穷且版筑,尹屈唯烹饪。 逢时岂遽废,避俗聊须噤。 徂年幸未暮,此意可勤恁。

译文:

我听说人刚刚诞生的时候,喜好和厌恶还没有明显的迹象。天帝给人们凿出了耳目等感官,于是贤人和愚人就有了不同的品流。 从那以来已经过了百千年,人心的转变和世风的浇薄越来越严重。父子翁婿之间相互算计、买卖利益,那些虚浮欺诈的行为谁又能看得清楚呢? 那些人睁着大眼装作正经,就像猴子戴上了帽子(徒有其表),生活混乱得如同老鼠在洞穴里栖息一样没有规矩。沧海都有可能干涸,谁还会去在意鱼鳖在水中的动静呢。 猫头鹰的叫声虽然难听,但吃了桑葚就能改变习性。可叹啊,是谁负责社会的教化,却让这种不良的风气如此盛行。 那些人安然地看着世风败坏却不知救助,白白地耗费着国家供给的俸禄。我生来就愚笨憨直,喜好古代的淳朴风尚是上天赋予我的本性。想到如今风俗衰败破坏成这样,我何曾敢安心入睡呢。 有时候实在不能忍受这种现状,悲愤得连饭都吃不下、水都喝不进去。只有你和我有着同样的忧虑,有时候也会伤心落泪沾湿衣襟。 你认为我是可以倾诉的人,就用诗歌秘密地来告知我你的想法。诗写得光彩照人,满纸都是锦绣辞章,就像用秋水洗涤过的崭新锦缎一样耀眼。 我仔细地阅读你的诗,心中充满了关切之情,静静地思考又不禁感到心寒。我贫贱低微却想拯救世道,这就如同拾起已经泼洒的水一样艰难。 从前傅说在穷困时只能从事版筑的劳作,伊尹也曾屈身做过厨师。但他们遇到合适的时机就没有被埋没。我们暂时避开世俗的纷扰,先暂且沉默。 所幸我们的年华还没有老去,这份救世的心意可以不断地去努力践行。
关于作者
宋代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