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宋代 王安石 司马迁 司马迁 1 次阅读 纠错 宋代 • 王安石 孔鸾负文章,不忍留枳棘。 嗟子刀锯间,悠然止而食。 成书与后世,愤悱聊自释。 领略非一家,高辞殆天得。 虽微樊父明,不失孟子直。 彼欺以自私,岂啻相十百。 译文: 孔雀和鸾鸟身具华美的文采,它们不会忍心栖留在枳树和棘树那样恶劣的环境里。 可叹啊司马迁,身处如刀锯加身般的困境中,却能悠然从容地坚持做自己的事。 他写成《史记》流传给后世,心中的愤懑抑郁也借此稍稍得以释怀。 《史记》所涵盖的见解并非局限于某一家的思想,那高超的言辞大概是上天赋予他的灵感。 虽然没有像樊於期那样,以自己的牺牲来证明大义的明显事例,但司马迁的正直堪比孟子。 那些为了一己私利而欺骗世人的人,和司马迁相比,其差距何止是十倍百倍啊。 标签: 宋诗 关于作者 宋代 •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纳兰青云 ×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