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咏八首 其一

万物余一体,九州余一家。 秋毫不为小,徼外不为遐。 不识寿与夭,不知贫与赊。 忘心乃得道,道不去纷华。 近迹以观之,尧舜亦泥沙。 庄周谓如此,而世以为夸。

译文:

世间的万事万物,在我看来都属于一个整体;全天下的人,于我而言就如同一个大家庭。 哪怕是秋天鸟兽新长出来的细毛,也不能算小;哪怕是边境之外遥远的地方,也不算偏远。 人们无需去辨别长寿和夭折,也不必在意贫穷和富足。 忘掉世俗的杂念和欲望,才能领悟到“道”的真谛。而真正的“道”,并不会因为世间的繁华纷扰而消失。 如果从近处和具体的事物去观察,就算是像尧和舜这样被世人尊崇的圣明君主,也如同泥沙一般。 庄周也说过类似的话,可世间的人却认为这是夸大其词。
关于作者
宋代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