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热

火腾为虐不可摧,屋窄无所逃吾骸。 织芦编竹继檐宇,架以松栎之条枚。 岂惟宾至得清坐,因有余地苏陪台。 愆阳陵秋更暴横,焮我欲作昆明灰。 金流玉熠何足怪,鸟焚鱼烂为可哀。 忆我少时亦值此,翛然但以书自埋。 老衰奄奄气易夺,抚卷岂复能低徊。 西风忽送中夜湿,六合一气窑新开。 帘窗幕户便防冷,且恐霰雪相寻来。

译文:

酷热像火焰翻腾肆虐,根本无法被摧毁,屋子狭小,我连个躲避的地方都没有。 于是编织芦苇、竹子接在屋檐上,用松栎的枝干来搭建凉棚。 这样一来,不光宾客到来能有清凉的地方安坐,还能让侍从们也有块地方喘口气。 秋天本应转凉,可这异常的炎热却更加暴烈蛮横,热得仿佛要把我烧成灰烬。 金属熔化、玉石闪光本不足为奇,可鸟被烧死、鱼被烫烂实在令人悲哀。 回忆起我年轻时也碰到过这样的酷热,那时我悠然自得,只沉浸在书中。 如今老了,身体衰弱,精力很容易就被消磨,拿着书卷再也无法沉浸其中细细品味。 半夜时分,西风忽然送来湿润的空气,天地间好像打开了一座新窑,热气一下子消散。 赶紧把门窗帘子放下来以防着凉,还担心不久之后就会有霰雪接踵而至。
关于作者
宋代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