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杨德逢

山樊老惮暑,独寤无所适。 湖阴宛在眼,旷若千里隔。 遥闻青秧底,复作龟兆坼。 占岁以知子,将勤而后食。 穿沟取西港,此计当未获。 翛翛两龙骨,岂得长挂壁。 晤言久不嗣,作苦何时息。 炎天不可触,怅望新舂白。

译文:

山间的栀子花老了,也害怕这暑热,我独自醒着,却无处可去。 那湖阴的景色仿佛就在眼前,可实际上却像隔着千里之遥般难以到达。 远远地听说在那青青的秧苗下面,田地又像龟壳上的纹路一样裂开了。 从年景就能知道你的情况,要辛勤劳作之后才能有饭吃。 想从西港挖沟引水过来,可这个办法目前还没能实现。 那沙沙作响的龙骨水车,怎么能长久地挂在墙壁上不用呢。 我们很久都没能见面交谈了,你这般辛苦劳作什么时候才能停歇啊。 这炎热的天气实在让人难以忍受,我惆怅地盼望着新米舂出的洁白米饭。
关于作者
宋代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