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侍郎山水

往时濯足潇湘浦,独上九疑寻二女。 苍梧之野烟漠漠,断垅连冈散平楚。 暮年伤心波浪阻,不意画中能更睹。 燕公侍书燕王府,王求一笔终不与。 奏论谳死误当赦,全活至今何可数。 仁人义士埋黄土,祗有粉墨归囊褚。

译文:

过去我曾在潇湘水边洗足,独自一人登上九疑山去寻觅娥皇、女英二妃的踪迹。 苍梧的郊野烟雾弥漫,那断开的土埂连着山冈,零零散散地分布在平坦的楚地之上。 到了晚年,因被波浪阻隔而伤心不已,无缘再去故地,没想到在这幅画中还能再次看到那样的景致。 燕公曾经在燕王府担任侍书之职,燕王想要他一幅书法,他始终没有答应。 他还曾上奏论述那些被误判死罪而应当赦免的案件,经他挽救而存活下来的人到现在都数不胜数。 那些仁人义士如今都已埋入黄土之中,只剩下他们的书画作品还被收藏在袋子和箱子里。
关于作者
宋代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