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梦与和甫别如赴北京时和甫作诗觉而有作因寄纯甫

水菽中岁乐,鼎茵暮年悲。 同胞苦零落,会合尚凄其。 况乃梦乖阔,伤怀而赋诗。 诗言道路寒,乃似北征时。 叔兮今安否,季也来何迟。 中夜遂不眠,辗转涕流离。 老我孤主恩,结草以为期。 冀叔善事国,有知无不为。 千里永相望,昧昧我思之。 幸唯季优游,岁晚相携持。 于焉可晤语,水木有茅茨。 畹兰伫归憩,绕屋正华滋。

译文:

在中年时,粗茶淡饭的生活也能让人感到快乐;到了暮年,即便享受着富贵荣华,内心却满是悲戚。 我的同胞兄弟啊,苦于各自飘零离散,即便偶尔相聚,氛围也还是充满了凄凉。 更何况这次在梦里与兄弟离别,就像当年前往北京时那样,梦醒后我满心伤感,于是写下这首诗。 梦中诗里提到道路寒冷,那种感觉就好似当年北征之时。 二弟你如今是否安好?三弟你为何迟迟不来相聚? 半夜我就再也无法入眠,翻来覆去,泪水不断流淌。 我这把老骨头辜负了君主的恩情,只盼着能像结草报恩那样来报答君主。 我希望二弟你能好好地为国家效力,只要是自己知道该做的事,就毫无保留地去做。 我们相隔千里,只能长久地相互遥望,我在这暗自苦苦思念着你们。 只希望三弟你能悠然自在地生活,到了晚年我们能相互扶持。 到那时,我们可以在一起畅快地交谈,住在那有水木环绕、带着茅草屋顶的屋子里。 屋旁田地里的兰花正静静地等待着我们回去休憩,环绕屋子的兰花如今正长得十分茂盛呢。
关于作者
宋代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