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图阁学士赠银青光禄大夫滕元发挽辞二首 其二

大器何妨更晚成,当年师友尽豪英。 高谈每及功名际,壮志元无宠辱惊。 天上玉楼须作记,人间白日睹佳城。 伤心宿草东吴路,云水凄凉万古情。

译文:

这并不是古诗词,而是一首挽辞,以下是将其翻译成现代汉语: 大才之人又何必在意成就的早晚呢,滕元发当年的老师和朋友可都是豪杰英才。 他平日里高谈阔论,话题常常会涉及到建功立业;他怀揣着远大的志向,从来不会因为得宠或是受辱而内心波动。 就如同李贺被天帝召去为新建的玉楼作记一样,滕元发也已离世。而如今,在这人间的白昼里,我们看到的是他的墓地。 看着东吴路上那墓前新生的荒草,我满心哀伤。这一片凄凉的云水,承载着的是万古不变的悲怆之情啊。
关于作者
宋代苏颂

(1020—1101)泉州同安人,徙居丹阳,字子容。苏绅子。仁宗庆历二年进士。知江宁。皇祐五年召试馆阁校勘,同知太常礼院。迁集贤校理,编定书籍。英宗即位,为度支判官。神宗立,擢知制诰,知审刑院,因奏李定拜官不合章法,落知制诰,出知婺州。元丰初,权知开封府,改沧州。奉旨编纂《鲁卫信录》。哲宗元祐初,除吏部尚书兼侍读,以邃于律历提举研制新浑仪。元祐七年拜右仆射兼中书侍郎,为相务使百官守法遵职,量能授任。后罢知扬州,徙河南。绍圣末致仕。有《苏魏公集》、《新仪象法要》、《本草图经》。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