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书祠部郎中大理少卿邹公挽辞二首 其二

赍志龄虽趣,传家德已流。 里门开驷马,子舍直鼇头。 不见车茵贵,频加绂冕优。 箫笳归葬处,声断汉江秋。

译文:

这首诗并不是古诗词,而是挽辞,主要是用来悼念逝者邹公的。以下是翻译成较为通俗易懂的现代汉语: 邹公心怀壮志,可惜年岁未到就匆匆离世,不过他传承给家族的美德已经广泛流传。他家荣耀至极,里门有驷马高车进出,尽显富贵气象;他的儿子们也十分优秀,在科举等方面独占鳌头,光宗耀祖。 邹公在世时,没能长久享受如汉代丙吉那般坐在车茵上的显贵生活,却也多次受到朝廷赐予官服和冠冕的优待。如今,送葬的箫笳声在他归葬之地响起,那声音最终消散在这汉江之畔的秋意中,令人倍感哀伤。
关于作者
宋代苏颂

(1020—1101)泉州同安人,徙居丹阳,字子容。苏绅子。仁宗庆历二年进士。知江宁。皇祐五年召试馆阁校勘,同知太常礼院。迁集贤校理,编定书籍。英宗即位,为度支判官。神宗立,擢知制诰,知审刑院,因奏李定拜官不合章法,落知制诰,出知婺州。元丰初,权知开封府,改沧州。奉旨编纂《鲁卫信录》。哲宗元祐初,除吏部尚书兼侍读,以邃于律历提举研制新浑仪。元祐七年拜右仆射兼中书侍郎,为相务使百官守法遵职,量能授任。后罢知扬州,徙河南。绍圣末致仕。有《苏魏公集》、《新仪象法要》、《本草图经》。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