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国信张宗益少卿过潭州朝拜信武殿

夷裔陵边久,文明运算高。 三冬驰日御,一夜陨星旄。 从此通戎赂,于今袭战袍。 威灵赡庙像,列侍写贤豪。 民获耕桑利,时无斥堠劳。 金缯比干橹,未损一牛毛。

译文: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那些边远的少数民族势力侵扰边境,而大宋文明昌盛,国运昌隆,统治者运筹帷幄、决策英明。 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就像太阳飞驰般迅速地应对战事,一夜之间,敌方的主帅就像流星般陨落。 从那之后,双方达成了通好互市的协议,进行财物的往来,直到如今将士们依旧身着战袍守护边疆。 信武殿里供奉着神灵威赫的神像,两旁排列侍奉的画像展现着贤能豪杰的风采。 百姓们得以安心从事耕种和养蚕,享受着农桑之利,当时也不用再为了边境的瞭望侦察而劳苦奔波。 用送去的金银丝织品和战争时的盾牌武器相比,这点付出就如同牛身上的一根毛,根本不算什么损失。
关于作者
宋代苏颂

(1020—1101)泉州同安人,徙居丹阳,字子容。苏绅子。仁宗庆历二年进士。知江宁。皇祐五年召试馆阁校勘,同知太常礼院。迁集贤校理,编定书籍。英宗即位,为度支判官。神宗立,擢知制诰,知审刑院,因奏李定拜官不合章法,落知制诰,出知婺州。元丰初,权知开封府,改沧州。奉旨编纂《鲁卫信录》。哲宗元祐初,除吏部尚书兼侍读,以邃于律历提举研制新浑仪。元祐七年拜右仆射兼中书侍郎,为相务使百官守法遵职,量能授任。后罢知扬州,徙河南。绍圣末致仕。有《苏魏公集》、《新仪象法要》、《本草图经》。

纳兰青云